过刊目录

  • 全选
    |
    贯彻十九大精神
  • 贯彻十九大精神
    苏君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影响政治秩序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主体意志、法律制度与传统习俗。和谐政治秩序的形成是实现善治的基础。一个单位与组织的领导者在政治秩序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建构和谐政治秩序,宜尊重组织决策和政治家权威,坚持民主精神与科学治理的辩证统一,规避政治行为的消极风险与不当问题发生,提升领导者辨识、抵御政治噪音干扰能力,克服唯形式正当主义,实践重大决策合议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和问责制度。
  • 贯彻十九大精神
    彭庆鸿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50-60年代评弹界文艺改造中,评弹艺人的“反行为”表达无处不在,呈现了艺人多元、复杂的面相。他们通过顺从与应付,兼顾改造与生存;通过观望与拖延,在新旧书目之间游移,择利而动;在组织化过程中,通过抱怨与退团表达利益诉求。艺人的“反行为”表达在改造者与被改造者之间提供了弹性空间,国家与文化干部对其表达的合理方面做出了积极回应,促进了评弹文艺改造的稳健深入。
  • 经济
  • 经济
    金仁仙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的政府角色和国外研究经验,梳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发展现状,针对中国政府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相关发展动向,分析其责任促进政策的特点和若干问题。鉴于此,结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与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立足于中国政府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政策角度,从完善制度化建设、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设立权威管理机构、完善激励为主的措施四个方面提供对策建议。目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建设、落实以及管理模式等尚不健全,国内针对性研究薄弱,对政府工作的开展指导意义不足。因此,聚焦政府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政策问题,可以为中国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建议。
  • 社会
  • 社会
    赵晓航, 阮航清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6年数据,探讨中国成年人抑郁程度的分布情况及抑郁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个人受教育程度、人均家庭年收入和人均家庭净资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中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当中,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其中23.4%的人有抑郁症状,4.6%的人患有抑郁症);个人受教育年限、人均家庭收入和人均家庭净资产越高,则其抑郁水平越低;通过Wagstaff分解法分析各类因素对和收入相关的抑郁不平等的贡献发现,受教育年限、人均家庭收入和人均家庭净资产对抑郁不平等的贡献率依次为23%、22%和33%。此外,社会经济地位对抑郁水平的影响存在群体异质性: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之间的抑郁水平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呈现出发散趋势;女性和农业户籍者通过教育获得的精神健康回报要高于男性和非农业户籍者。
  • 社会
    王淼, 万国威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天津市1458份实证样本数据,讨论儿童虐待发生率、心理创伤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探讨家庭教育导向问题。(1)调查地区儿童虐待比例大致为42.3%-62.7%,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母亲忽视比率更高且严重虐待行为检出率高于父亲。女童受虐风险高于男童,遭受母亲情感虐待、忽视与多重虐待的风险均显著高于男童。(2)虐待对儿童造成了明显的心理创伤,遭受虐待后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约下降0.2%-15.7%,多重虐待的心理创伤尤为严重,最高可达31.6%,且男童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3)儿童变量和情感变量对虐待有显著影响,以儿童表现不佳为借口、以亲子关系不良为实质的虐待行为普遍存在。研究建议,未来需要提升受虐儿童的抗逆力和增强政策的瞄准性,家庭教育应引入专业指导,提升儿童的亲社会表现,并优化亲子关系。
  • 社会
    刘浩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教养实践是家庭资本在代际间传递的主要手段。家庭中的教养实践是儿童不断积累文化资本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家庭的阶层背景紧密相关。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同时考虑祖代和父代的社会阶层,将家庭的阶层背景分为持续上层、新上层、新下层和持续下层。分析显示,不同阶层的家庭拥有不同的教养实践模式,教养实践模式在多代间可以传递,家庭的阶层背景与教养实践又影响着子女的学业成就。相比于祖代,向上流动的父代家庭在教养实践与子女学业成就上更接近持续上层,向下流动的家庭则颇为特殊:教养实践上更接近持续上层,而子女学业表现上则更接近持续下层。由此来看,中国阶层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有着更为复杂的面向。
  • 社会
    马磊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同质婚是指夫妻双方社会人口特征比较相似的婚姻,是社会阶层固化程度的一个反映。使用2013年“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全国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不同社会群体选择教育同质婚、职业阶层同质婚和户口同质婚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位居教育层级两端的被访者更可能选择教育同质婚;位居职业阶层底端的被访者更可能选择职业阶层同质婚;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被访者,越可能选择非农户口同质婚;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非农户口同质婚。总体而言,婚配模式的选择既体现出了个人偏好与个人理性,同时亦受个人所处社会结构位置的约束。
  • 法律
  • 法律
    夏江皓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现行法律规范对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监护问题的规定较为简陋和含混,特别是缺乏对离婚后父母双方尤其是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如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规定。中国民法典的编纂是修正和完善相关规范的良好契机。各国对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监护模式主要有三种立法例,中国应当选择对子女的共同监护模式,同时“设置出口,出口审查”。民法典应当明确规定父母离婚后对子女共同监护的具体内容,特别是未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权利义务,除支付抚养费、探望子女外,还应当包括对子女基本事项的知情权以及同与子女共同生活方协商决定涉及子女的重大事务。在构建对子女共同监护权利义务的规则时,将子女与父母轮流居住的情况纳入考量。
  • 文学
  • 文学
    陈丽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中有“江宁侯温而朗”一句,历来诸家注解皆不知所论何人。近见林晓光先生发文认为“江宁侯”非指“江宁”之侯,而当是姓“江”之“宁侯”,并由此提出“江宁侯”乃江淹之说。林氏所解虽颇有新意,但若详究其文会发现论证颇多抵牾,实难自圆其说。今再考之,“江宁侯温而朗”数字应属衍文,而“江宁侯”则当是王昌龄之别称。
  • 文学
    孙大海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杨震方先生的两则《王批聊斋志异》跋语,有助于认识《王批聊斋志异》的基本信息,以及其与有正书局《原本加批聊斋志异》的关系。在《王批聊斋志异》暂不可见的背景下,以张菊如《〈王批聊斋志异〉评介》提供的王批为样本,同有正本批语进行比勘可以发现,《原本加批聊斋志异》除结尾删改的个别问题外,相对完整地保留了王批内容。有正本批语可从三个方面补充张文所论王批价值,而那些可以确定为有正书局后期羼入的批语,也可以从接受史的角度发现其意义。
  • 哲学
  • 哲学
    黄光旭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法海本与宗宝本《坛经》虽然都将“六根”称作“六门”,但二者所建立起的心识结构却完全不同。法海本所主张的心识结构是自性在思量作用下生出万法,再由超越诸法及六门的物质性而生六识。而宗宝本的心识结构是以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内转生出思量识,向外生出六尘和六门;其中思量识又进一步转生出前六识,构建起一心的三个层次。法海本的心识结构类似于“一种七现”,继承和发展了真谛系的学说,比较契合《坛经》的整体思想。宗宝本的心识结构更接近“八识现行”,吸收了玄奘系唯识思想的特长,在心识理论上较为精密。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李婉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当两种哲学传统进行思想交锋时,引用和参照其他哲学传统也即“它方资源”是十分必要的。这涉及到一个共同基础问题,只有在共同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中西比较哲学研究;还涉及两种思想交锋的问题,即在引用它方资源时如何保持自身思想独特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