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文化
  • 文化
    张昆仑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学界时下愈演愈烈的有偿发表学术论文有七大弊端。有偿发表学术论文的五大理由——“有偿服务论”“与国际接轨论”“版面费没有损害作者的权益”“收费与期刊质量并未呈现负相关关系”“版面费能够有效遏制一稿多投多发现象”难以成立或经不起探究。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行为是一种违反法规的行为。应立足两端,抓住八个要点联手作战荡除之。
  • 首都发展研究
  • 首都发展研究
    朱正威, 刘莹莹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重大公共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下简称“稳评”)中利益相关方之间风险沟通不足的问题,引入IRGC的风险治理理念,建立重大公共政策稳评中风险沟通机制的分析框架,将风险沟通作为稳评工作的核心环节并贯穿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全过程。为了验证该分析框架的适用性,选取北京市水价调整政策为典型案例,对稳评过程中风险沟通机制的现实运作进行深入剖析和经验总结,并从注重评估工作与风险沟通的全程性、加强多元主体间的协商对话、充分发挥媒体作用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重大公共政策稳评机制展开探讨。
  • 京津冀一体化
  • 京津冀一体化
    赵立祥, 张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长期能源替代模型(LEAP),对2012-2030年京津冀民用汽车的燃油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行预测分析。研究发现:在政策情景下,京津冀民用汽车的燃油消耗相对于基准情景降低21.2%,污染物CO、NOx、PM、HC的排放相对于基准情景分别降低63.2%、69.2%、51.7%、56.1%。新标准措施对燃油消耗的降低贡献率为71.5%,对污染物CO、NOx、PM、HC的减排贡献率分别是89.8%、93.8%、91.0%、89.9%。京津范围内的小客车“限购”措施对京津冀燃油消耗的降低贡献率为28.5%,对京津冀污染物CO、NOx、PM、HC的减排贡献率分别是10.2%、6.2%、9.0%、10.1%。政策情景中新标准措施的减排效果远远大于小客车“限购”措施的减排效果。
  • 教育
  • 教育
    李长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课间圈养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自我保存的时代精神对教育的规约,二是中国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普遍的教育问题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教育后果:课间圈养限制了学生好动的天性,不利于其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的自我保护;课间圈养阻断了孩子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其无法习得在与自然的交往中产生的直观的安全知识以及丰富的生命体验;课间圈养阻碍了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阻碍了教师教育责任的真正履行。走出课间圈养,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根本上确立和落实玩的规则,明确规则的性质、制定规则的主体以及落实措施;二是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保险制度。
  • 教育
    高瑞琴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工业社会背景下,现代教育日益被功利化的社会目标绑架并显示出短暂性和单一化的弊端。尼采哲学中关于教育的思想从阐释教育的现代趋势入手,分析了“扩大规模”和“缩小内涵”所导致的教育短命的后果,提出教化的目标应当是使人学会反思性观察和个体性思考。他认为人应当依据自身的崇高精神品质和内心的召唤来提出真正的教育需要,教育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而在于寻获个体的真实心性并“成为你自己。”
  • 教育
    张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萧公权是民国时期少数学贯中西的学者之一,教育既是其终身从事的理想事业,也是他抒发志愿的精神寄托。萧公权有关“学术独立”与“学以致用”等理念的思考与批判,对人们理解中国教育的许多根本问题极具启发价值。受制于内外因素的制约,萧公权本身仍然没有超越学术救国的窠臼,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 法律
  • 法律
    郑佳宁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大宗交易制度集交易成本低、相对隐蔽以及市场冲击力较小三项特征为一体,是证券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践中,大宗交易制度常为居心不良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和董监高所利用,通过减持来实现逃避税收、套现止损和操纵市场的违法目的。为此,法律应当对利用大宗交易进行非法减持的行为予以严格规制。具体而言,应透过表面的大宗交易行为,探明合同真意,扼制大股东和董监高利用大宗交易进行避税;并通过课以忠实义务,防止大股东和董监高通过大宗交易肆意减持套现;同时,须进一步强化法律责任,对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为他人操纵市场的行为提供帮助的大股东和董监高予以严惩。
  • 法律
    孙遥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新近《民法总则(草案)》的出台并未撼动中国父权主义成年监护制度基础。女性主义理论认为,传统家父制监护忽略了被监护人的“女性化”事实,将被监护人排除在“理性人”范围之外,否认其存余的意思能力,以便对其进行“控制管理”。因此应将女性关怀伦理引入到成年监护改革中,设计更加合理、公正的“情境化”功能性意思能力评价方法,以“关怀”被监护人的理念矫正传统的父权主义监护措施,以支持型的决定模式取代传统的替代型决定模式,更好地保障被监护人的自由意志及各项权益。
  • 土地问题
  • 土地问题
    王瑞雪, 马培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从集体土地所有权补偿和农民集体成员权退出两个维度剖析中国城乡交错区农地转用利益分配格局的演进过程,发现现行征地补偿水平高于农地农用条件下的土地所有权价值;一定程度上讲,农民已经享有了退出集体的权利。征地制度边际创新的优势在于降低改革阻力,但边际创新一旦抛开地价增值规律,很容易激发地方政府及农民产生土地财政幻觉和地价增值幻觉。长远地看,解决城乡交错区农地转用矛盾与冲突的关键,并非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内涵、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征地程序等技术环节,需要深刻反思的是土地所有权界定、集体土地用途过度管制等底层制度安排。
  • 社会
  • 社会
    许叶萍, 石秀印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个新趋向是从资源性分层进入空间性分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及其内含的空间不平等被作为重要社会问题得到关注。国内已有研究发现,中国的某些现象尽管可在西方社会找到对应物,但总体上不能从西方理论得到解释。然而,研究者们尚未提出基于中国现实和资料的理论。作为建立中国理论的一个尝试,提出与西方的市场制相对应的统管制概念,并利用中国资料予以证明;分析了统管制的内涵、样式、运作以及特殊的社会分层效应。
  • 社会
    叶继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新城镇居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文化需求与文化消费问题。文化是新城镇居民融入城市的桥梁。调查显示,新城镇居民人均月文化消费支出约为117元,约占其月平均收入的4.1%,不论是文化消费额还是文化消费支出与月收入之比都偏低。同时,新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居住地文化设施、新城镇居民身份认同、身体健康状况也对其文化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市民身份认同既是影响文化消费的因素也是以文化消费促进新城镇居民城市融入的中介变量。因此,从有利于新城镇居民城市融入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要从文化本身出发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另一方面要跳出文化审视文化消费,尤其是要培育新城镇居民的身份认同。
  • 社会
    殷俊, 覃延长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西南宁市为例,从群体特征、家庭条件、社会政策和个人态度四个维度构建理论框架,对“以房养老”情况进行系统考察,探讨“以房养老”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推进“以房养老”政策的实施对策。
  • 社会
    刘开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公共政策变迁间断—平衡分析框架是以美国三权分立和联邦制政治制度为基础构建的,原分析框架限定于考察美国公共政策变迁趋势。尝试从适用条件、理论假设、变迁过程和根本原因等维度对间断—平衡分析框架予以修正,将修正后分析框架的适用条件扩大为稳定的政治制度结构,同时用修正后的分析框架考察新中国建立以来科研政策变迁的总体规律性。这样就达致了两个目的:一是修正和检验公共政策变迁间断—平衡分析框架;二是考察新中国建立以来科研政策变迁趋势,并为解释公共政策变迁提供新的理论工具。
  • 社会
    李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已有关于“读书无用论”的研究只关注教育所获得的经济回报,忽略了从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一致性的角度来研究该问题。基于CGSS2006和CGSS2008数据,运用“地位不一致”理论,分析“关系”(政治资本、社会资本及家庭背景)对于教育地位与收入地位一致性的影响,发现家庭经济地位和社会资本对于提高收入地位具有正向作用,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社会资本越优,教育“回报过度”(收入地位高于教育地位)的几率更大。但是,政治资本对于提升收入地位的效力下降,党员及体制内工作人员面临教育“回报不足”(收入地位低于教育地位)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关系”对于教育回报的影响较为复杂,无法一概而论。从这一角度而言,绝对的“读书无用论”并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