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稿
  • 专稿
    张忠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命脉。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给高校目标定位、优质教育资源、高等教育活动、教学管理与考试制度等方面带来了困扰,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战略上重塑教学中心地位,战术上瞄准高等教育自身活动的改革,引入竞争淘汰制,激发师生教与学的潜能,建构灵活开放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根据人性理论以外力激活大学生学习的内力与自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 法律
  • 法律
    蔡曦蕾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拐卖儿童罪的重刑吁请,从设刑上,中国《刑法》已为该罪配置了足够重的法定刑,在与100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域针对该行为的法定刑设置对比上,中国为本罪配置的法定刑仍属重刑之列;从动刑上,司法实践中对于拐卖儿童罪绝对重刑的比值虽然较高,但在本罪与其同罪异体的拐卖妇女罪以及盗窃、诈骗、绑架罪等11个犯罪相对重刑的对比中,发现法官群体针对本罪存在相对“轻处”的倾向,而隐藏于背后的父母同意情况下犯罪人拐卖儿童罪的高比重情况,可以对此倾向予以解释。
  • 法律
    蔡元培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笔录类证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的法定证据种类之一,是侦查机关在侦查行为过程中制作的、旨在获取证据物或认定案件事实的笔录类材料。作为特定侦查行为的固定方式,笔录类证据有着规范侦查行为的价值;作为证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录类证据有着证明案件事实的价值。其既可以充当实质证据,也可以充当实物证据的补助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笔录类证据的适用存在类型泛化和质证虚化两大问题。在类型上,笔录类证据应当走向法定化,即明确笔录类证据包括勘验笔录、检查笔录、辨认笔录、侦查实验笔录、搜查笔录、扣押笔录和证据提取笔录,不包括讯问、询问笔录和情况说明。在质证程序上,笔录类证据应当走向言词化,即构建必要笔录制作人、见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相应配套措施,以还原案件事实真相。
  • 法律
    王会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债权人保护措施以法律规则和针对债务人的合同约定为主,但法定保护具有固有缺陷,缺乏灵活性和时效性,难以应对公司领域因各种创新安排所产生的新情况;现有合同救济措施囿于合同相对性原则,仅约束作为债务人的公司本身。在公司债务人陷于财务困境且其责任财产无法清偿所有债权时,现有保护措施都无法为债权人提供及时充分的救济。借鉴美国公司法领域新近提出的思路,尝试扩展对合同手段的运用,探索一种向第三方寻求救济的约定机制,向受益于债务人违约行为的第三方(股东、关联方、其他债权人等)寻求救济,增加一种公司债权人保护的路径。
  • 经济
  • 经济
    侯慧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是北京市近年来控制流动人口膨胀发展的措施之一。通过研究北京市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发现:北京市重点疏解的产业领域是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比较强烈的行业。从事批发零售业、文教卫生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的流动人口更愿意定居北京,客观的政策实施与主观的定居意愿之间的冲突可能会阻碍产业疏解措施的实施效果。决定流动人口定居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和公共服务,因此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缩小城市间的差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
  • 经济
    张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是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以影响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为视角,分别选取储量、产量进行资源禀赋双维测度,并在利用显性对比优度指数探析区域制造业竞争总体分布态势的基础上,通过引入FDI溢出、单位劳动力成本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数据模型,对资源禀赋与制造业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及溢出响应进行了系统估计。结果表明: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并会扩散及影响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而在单位劳动力成本产生负向外溢效应的背景下,FDI正向溢出效应作用发挥有限,且难以有效弥补由于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的困境。实施行之有效的破解制造业“资源诅咒”措施迫在眉睫。
  • 政治
  • 政治
    汤二子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首先提出“优胜不劣汰”的晋升锦标赛模型,研究发现升迁欲望与同级官员数量增加能够提高官员工作的积极性。不过,在考察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工作的觉察能力时发现,如果官员通过岗位职责内的工作难以达到其在晋升锦标赛中的最优结果时,那么官员将会选择做那些能够直接被上级官员觉察但是社会效益低下的工作,从而导致晋升锦标赛走入困境,社会重复建设问题以及腐败问题都是这一困境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晋升锦标赛只有在上级官员识才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是有效的。只有真正树立了“任人唯贤”的社会风气才能走出晋升锦标赛可能造成的困境,实现官员升迁激励与选择良性互动机制。
  • 社会
  • 社会
    李君甫, 李阿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利用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功能区和街乡尺度分析北京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发现北京还未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四个圈层梯度分布的同心圆格局,在空间分化上表现为阶层分隔与互嵌的马赛克状。研究认为,应该大幅度改革居住证制度以吸纳社会精英、推动社会下层聚居区的绅士化、率先统一城乡经济社会体制、调整超级街乡行政区划,从而优化北京社会阶层的空间结构。
  • 农村问题
  • 农村问题
    李晓斐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从差序格局入手,讨论并澄清“中心个人”的概念与内涵;以河南省路村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例,阐释了成功“中心个人”所需具备的文化特质:会做人、公平公正、为集体利益考虑。这三个特质形成递进结构,一起建构了“中心个人”的文化生产。在后集体时代的当下,文化生产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公平公正与为集体利益考虑日益为个人利益合理化所替代,“中心个人”呈现出痞子型人物的趋势;借助克里斯玛权威概念,分析了“中心个人”具有的草根权威特征,进而深化对乡土社会地方政治的理解。
  • 农村问题
    谭银清, 陈益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13年CHARLS全国跟踪调查数据对新农保对子女代际支付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新农保会减少较低收入子女的现金支付,增加较高收入子女的实物支付。总体上看,新农保对子女的现金支付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对实物支付具有一定的挤入效应,两种效应相互作用,新农保对子女总支付的挤出效应并不显著,但明显提高了参保老人的经济福利。研究结论表明,以国家公共支付为核心的社会养老与以代际支付为核心的家庭养老相结合,是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
  • 农村问题
    罗兴奇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命历程理论为视角,通过对两代农民工的返乡动因、目标和适应性的比较,发现农民工返乡的代际差异主要体现为由收入本位向家庭本位、由回归乡土向扎根城市、由追求幸福向身份诉求的转变, 这种差异源自于宏观制度结构、家庭生命周期、文化代际传递等因素的影响,其背后折射出不同代际农民工对于物质生活和主体价值的差异诉求,对于国家制定更加合理的鼓励农民工返乡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农村问题
    吴敏, 马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从生育行为主体出发、基于子女性别结构,利用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分析了大龄生子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初步研究发现,大龄生子群体的心理健康低于非大龄生子群体,“老来得子”忧大于喜;“38岁前仅生女、38岁及以后生子”群体的心理健康低于“38岁前已生子、38岁及以后生子/女”群体。这说明,男孩偏好下的“老来得子”并不必然提高心理健康;生育作为复杂的人口事件,子女数量、子女性别以及生育年龄等均成为心理健康的扰动因素。
  • 国际视野
  • 国际视野
    孙遥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严峻的高龄化形势,20世纪中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审视医疗这一稀缺资源在社会不同年龄群体之间分配的公正性问题。功利主义指导下的年龄标准模型因主张限制向高龄群体分配医疗资源而饱受伦理与法律争议。在机会平等主义学者的推动下,Medicare最终确立了医疗资源应该向高龄人口倾斜的分配模式,从实质上确保了其获取医疗服务的平等性,保障了医疗资源的公正分配。
  • 国际视野
    林民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公共服务府际协作供给是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手段之一。什么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协作的动机与行为?这种协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是否有效?近20年来,西方公共管理学界基于地方府际协议(Interlocal Agreements, ILAs)这一载体,正不断推进上述问题的研究。综合西方学者对于ILAs的研究,归纳和总结出当前关于公共服务府际协作供给的动因及成效,以期能够为中国学者的府际协作主题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