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北京人口研究
  • 北京人口研究
    李晓壮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11-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北京流动人口结构性特征变化情况。主要发现:在京流动人口文化素质总体较低,家庭化流动趋势明显;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但就业质量不高,收入与消费处于中低组别和低组别;六成以上选择租住私房,在缺失劳动合同保障前提下,社会保险参保率仅为三成左右;农业户口占六成多且河北、河南、山东是主要流出地省份;中间阶层“空心化”特征明显。在京流动人口存在结构性问题的根源是北京产业结构质量不高,因此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轴、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为主线、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以“四个中心”建设为聚焦的治理“大城市病”的对策建议。
  • 文化
  • 文化
    王谦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身份与地位的变化决定着城市的命运,也影响着城市空间意象与心理想象的建构。近代北京在国都南迁后改称北平,面临着重新塑造自身形象的问题,城市文化生产与文学记忆的逻辑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作为城市旅游手册的系列北平“指南”与各种文学书写中,北平由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都转变为以保存传统为要务的故都,北平的文化生产与文学记忆亦由对城市现代化的向往转为寻求文化之维,最终将北平建构为一个文化古城。
  • 文化
    张童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周作人是北京沦陷真空期文化地位最高、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当时围绕其展开了文化权力的持续争夺。参与逐鹿者有后生晚学新势力、日伪官方势力与周作人嫡系弟子,他们或利用周作人名望上位,或意图取而代之,最后各方行动均告失败,周作人始终占据文化权力中心。文化权力运作机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无论沉默不语,抑或愤而反击,身在沦陷区的周作人都没能保全自我,无力挣脱权力控制,从一介文人蜕变成伪吏官僚。
  • 影视评论
  • 影视评论
    郎静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贾樟柯在“故乡三部曲”之后的故事影片《世界》不仅是他从“地下”转到“地上”的解禁之作,更表明了其电影“世界”地形学的初次裂变。因此,影片名称和创作者的无意识隐意在这里实现了双重的契合。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大潮的裹挟下,小武兄妹在乡间小路上无意间踢到的可口可乐易拉罐发展为北京世界公园里的全球微缩景观,《站台》里反复回乡的公共汽车被世界公园里无法起飞的飞机所取代。一方面是全球景观所营造的宏大神话,另一方面是在合理性剥夺的语境下被遮蔽的空间困境,贾樟柯电影“世界”的裂变成为中国人在转型过程中境况的悖论书写。
  • 影视评论
    徐丛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新锐导演中的女性导演,李玉在女性作品创作中流露出不同凡响的女性意识,极力展现男权主义却从不批判;于情色欲望的窥视机制中,层层剥离性权力的外延内涵,并给予人文关怀。一次次超越,一次次转型,由女性到男性,由对峙到和解,风险社会与两性、生命的交织或悖离带来的终是两性和解之结局,这是导演的愿望,亦是中国式“性别场”的特色。从性别出发,女性电影和女性导演带给中国电影市场的绝不仅仅是奇异、细腻的镜像故事,银幕之外,在男权文化的社会规约中我们更应看到电影创作的使命与真谛。
  • 教育
  • 教育
    李春青, 王骏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Grossman健康需求函数,基于CFPS2010和CFPS2012数据,使用个体是否受到义务教育法影响作为受教育年限的工具变量,研究在18-55岁个体中教育对健康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教育对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因果效应。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异质性,分别依据性别、户口类型、学历和出生群组来划分样本。研究发现:教育对健康的正向影响,在女性和农村户口群体中表现较大(分别相较于男性和城市户口),在较高学历和出生年代较晚的群体中表现较小(分别相较于低学历和出生较早的群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教育影响健康的途径和机制,研究发现营养状况、吸烟和收入分别能够解释教育对健康影响的5.96%、2.65%和11.26%。
  • 法律
  • 法律
    孙光焰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董事及董事会既是公司治理的主体,也是公司治理的客体,处于公司治理承上启下最为核心的地位。董事及董事会不可能具有独立性或中立性,这是由每位董事与生俱来的身份差异决定的。现行公司法一味强调董事和董事会的独立性,而相应的董事选举制度设计并不支持董事的独立性要求,致使董事角色错位,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效率。应明确承认不同类型的董事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名选任,并由提名人对被提名人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 政治建设
  • 政治建设
    姜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的副处级以上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揭示了当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成长规律。从职业职务视角看,本职职业发展历程模式以专业技术类转为领导类居多,有机关单位中下层岗位经历的不多;无论是初任各职务级别的领域,还是现任不同职务级别的分布领域,都有一定倾向性;领导正职安排主要在党派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领域,职务逐级晋升与越级晋升并存。从影响因素视角看,良好的教育背景是成长的基础,初始工作领域是成长的主要平台,组织培养是成长的关键,任职经历更是职务晋升的显著性变量。
  • 政治建设
    肖扬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反腐的兴起与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密切相关,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先后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全面发展与制度化探索并存等发展阶段。网络反腐的未来发展,将会呈现由浅层次反腐逐渐转为深层次反腐、主体和载体不断扩充和丰富、制度化进程加速、与制度反腐合作更加紧密、逐渐趋于理性和平静等趋势。
  • 社会
  • 社会
    胡业方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东、陕西、上海三地农村妇女的家庭权力与村庄权力进行实地考察,在经验整体性视角下探讨农村妇女权力的类型及内在逻辑。在社会转型进程中,伴随现代化、城市化与市场化的深入,家庭与村庄的空间功能显现出速率不同的变迁。权力的实践需要以空间为载体,不同的空间功能下农村妇女家庭和村庄权力呈现不相一致的类型。按照家庭和村庄空间两个维度,农村妇女权力可划分为家庭中与村庄中的双重依附、家庭中主导与村庄中边缘地位、家庭中的支配与村庄中的自主地位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明显具有历史变迁的逻辑性。
  • 社会
    豆书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着治理资源的外生性实践,项目制成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形式。项目制在实践中会遭遇一系列文化困境。研究发现,关系文化、认同价值、派系文化、符语权力与自利文化呈现相互融构的状态,这形成了项目制遭遇不同文化冲突的动态图景。而项目制运作场域文化冲突图景的背后是不同文化静态结构的互相抵牾。据此,为了保障项目制运行的正外部性,应注重权威主体的塑造和培育,实现项目制运作场域多元文化的整合和重塑。
  • 社会
    马流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口在城市聚集并脱离农业,由此催生庞大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为顺应这一结构性变迁,大城市郊区的农业由低值的谷物生产向高值的果蔬种植转型。与传统农业相比,这种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能够更充分地吸纳就业并产生更高的经济收益。流动农民正是辨识到农业转型带来的市场契机才选择投身大城市郊区农业,展开再小农化的实践。研究大城市郊区农业转型与流动农民的再小农化,对重新评估农业的自身潜能与发展空间,认识农民流动的阶段特征与总体趋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