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文学
  • 文学
    安忆萱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发生于北京的“春阿氏案”是晚清“四大疑案”之一,“疑案”的真相随着时间的风尘被后人渐渐遗忘,其间所贯穿的源于民间社会、官僚阶层、最高统治者之间的权力纠葛,使这一案件在预备立宪的特殊背景下指向了晚清社会的现代性问题。而由案件到新闻到文学文本的改写行为,无疑也处于现代性欲求之中。正是在对春阿氏案的梳理、解读与想象中,晚清社会的复杂性跃然纸上。
  • 文学
    梁帅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晚清北京戏曲票房的产生,与久居内城的旗人的戏曲活动密切相关。嘉庆朝内城戏园的久遭查禁,迫使内城原本以子弟书、八角鼓等曲艺演出为主的票房转向开展更受旗人欢迎的戏曲活动。在咸丰八年(1858)顺天科场舞弊案的调查中,怡亲王载垣对旗籍票友平龄处理的失当,导致了此后戏曲票房的快速发展。清末是北京戏曲票房设立最为频繁的时期,此时北京的戏曲票房全部集中在内城西部,并向八旗王公贵族府邸和寺庙聚集。此期北京戏曲票房的迅猛发展与素嗜戏曲的慈禧太后有关,也受到了当时宣南文化的影响。
  • 文学
    邵部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文学史的叙述中,李国文在新时期的“复出”直接与20世纪50年代的“受难”经历相连接。其间的生命历程则被以“断代史”的方式单独处理,变成了一段可以被自由剪辑的时间。这是那一批重回新时期文坛的“归来者”普遍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李国文的写作在《改选》与《月食》之间并非一片空白。一方面,他坚持“地下”写作,为“归来”做好了准备;另一方面,他又假借友人赵希向之名公开发表过一组文学作品,显示出参与主流叙述的意图。他的这些文学活动为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架起了一座桥梁,将文学史叙述的“断代史”变为“通史”。
  • 文学
    牛菡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1957年,长沙地质学校的学生夏可为给作家茅盾、赵树理写了一封表明自己写作愿望的信,赵树理的回信以《不要这样多的幻想吧——答长沙地质学校夏可为同学的信》为名发表在当年《文艺学习》第五期。许多青年寄信给编辑部和赵树理表达自己对“夏可为的来信”的看法,关于青年志业选择、文学写作规律的讨论由此展开。以1957年“夏可为的来信”事件为原点,勾连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文学青年的成长轨迹,可以对十七年文学“接班人”培养过程中创作与生活、专业写作与业余写作、老作家与文学青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 文学
    任一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与世界、科学、认知、思维逻辑的关系中,中国当代新科幻小说体现出与传统文学不同的特征。它在视角和形象上转而从“类”的范围对故事进行叙述;在创作主体和内容上将自然科学的知识、形象、成就、想象纳入了文学描述的范围;在叙述动机和情节上以新的认知建构起一个“异世界”;在思维和逻辑上以演绎的方式进行着诸多思想试验。因此,中国当代新科幻小说可以描述为“人类文学”“科技文学”“观念文学”和“推演文学”。由此打开的阐释空间,可以为中国当代新科幻文学建构适当的研究维度及批评话语。
  • 历史
  • 历史
    金海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17-18世纪英属大西洋世界的奴隶制表现出很强的跨地区特征。它是英国强迫无业游民劳动的高压政策和对强制劳工的鄙视、西非将奴隶视为财富的习俗、以及白人对黑人的种族主义歧视三者相互结合的产物。无论是黑人的反抗运动还是白人的废奴运动,都无法废除奴隶制,只有通过跨种族的合作,进行世界范围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废奴目标。对于这样从诞生、发展到灭亡都表现出强烈跨国、跨地区和跨种族色彩的制度,也许通过地区史的视角才能对它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 教育
  • 教育
    李天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台湾光复后,由台北帝国大学接收而来的台湾大学在改制发展过程中,前三任校长或受政治势力钳制过多,或无力处理师生杂事,皆不能控制台大局面,导致早期发展不尽如人意。1949年,基于政治和学术两方面考虑,傅斯年毅然接任台湾大学第四任校长,努力将其大学理想付诸实践,立志将台湾大学建设成第一流的大学。凭借与党政人物的特殊关系、过人的组织才干,以公正公平之态度,以奖罚分明之方法,傅斯年成功地采取了一系列的创制改革措施,不仅注重延聘师资,提倡学术研究,而且严格招生、加强培养、整顿校风,竭力将政治势力排除在校园之外,力求重振学术风气,重塑研究精神。这不仅为台湾大学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当代中国台湾地区人文学术的繁荣开拓局面。
  • 教育
    陈岭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抗战胜利后,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在复员安置时长期受困于校址问题。校方虽迭与政府机关、军队势力等利害相连的各方往还交涉,但资源分配牵涉利益纷争与权力争夺,往往与大学的身份地位、校长的人脉关系等挂钩,暨大谋求生存空间的努力未获理想效果。这展现了暨大所遭遇的复员困局,也与战后复员时期资源配置格局的失衡失序有关,从中或可管窥战后高校复员发展的艰难以及政学关系相互纠缠的复杂面相。
  • 经济
  • 经济
    徐齐利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数理模型,探讨企业家才能系统性失灵形成产能过剩的机理及效应。1对外的市场预测才能失灵:企业家在投产阶段过高估计市场偏好导致企业在生产阶段出现产能过剩。2对内的成本控制才能失灵:企业家在投产阶段发生过高的投资成本迫使企业在生产阶段退出市场、沦为僵尸,加剧行业产能过剩。3企业家才能失灵的行业产能过剩效应:除产能利用率过低外,行业还出现僵尸企业、坏账、失业等一系列并发症。该理论:1揭示了企业家市场预测失误与成本控制失误导致产能过剩的单一机理及效应、综合机理及效应;2建立了企业家才能失灵与行业产能过剩在会计、统计指标上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3给出了可用于实证分析企业家才能失灵导致产能过剩的计量模型和检验规则。
  • 社会
  • 社会
    安永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低保政策是对低收入农户的兜底保障,精准瞄准是其核心政策目标。低保政策精准瞄准的目标与以结果控制为核心的简约治理模式存在张力,国家必须通过规则界定对低保政策的执行过程进行约束。由于国家信息能力不足,收入核算界定低保户的国家规则发生了软化;规则软化赋予了政策执行者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地方性规则替代了国家规则,造成了政策目标的偏移。为了矫正低保政策目标的偏移,低保的识别规则必须与现有国家信息能力相匹配,具体而言,在加强残疾人保障和大病救助的基础上,应当将家庭主要劳动力是否健全作为低保识别的主要标准。
  • 社会
    孙璞玉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遗体与器官捐献者的公共纪念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纪念类型,营造纪念空间是实现公共纪念的方式之一。捐献者纪念空间在时间—空间分布、建筑以及仪式三个维度上各有独特的营造技术,从而能够融合不同层级纪念主体的需求。纪念空间的时空分布体现出国家为树立道德形象而提供的政策激励与制度保障;纪念空间在建筑维度上用物质符号体现了其试图传递的价值观,所处的环境、使用的物质材料和符号造型均延续了追求现代化、世俗化的历史趋势;在仪式维度上最大限度地提供了私人情感的表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