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北京社会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格式规范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9-12-16
文化
文学
历史
经济
社会
全选
|
文化
Select
文化
四海宗盟与所得一半:黄宗羲明文统系中的钱谦益
慈波
2019, 0(12): 4-13.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1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明末清初,钱谦益与黄宗羲先后主盟文坛。钱对黄有铭墓之托,黄亦嘉许钱为“四海宗盟”。黄宗羲晚年重构有明文统,却称钱仅“所得一半”,并在其《思旧录》中全力批揭钱文之弊。这一落差实源于黄宗羲对明文统系的自觉构拟,并通过对归有光地位的归属而鲜明表现出来。前评突出了钱的派别影响,后评则自文章史地位立论。无论在作为一代文章渊薮的《明文案》《明文海》,还是在作为一家之学的《明文授读》中,钱文皆大量入录。这也反映出黄宗羲在标揭明文正统的同时,不失对钱文的理性评判。
Select
文化
公共空间理论视角下的北京街头涂鸦研究
刘炯
2019, 0(12): 14-25.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1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富含多元文化的生存土壤,其开放、包容的理念使得街头涂鸦能够较早在此出现并逐步发展。但涂鸦行为的空间私用本质挑战了公共空间的既有规则,与城市治理脉络格格不入,也因此被建构为都市问题,给超大城市北京的城市治理带来挑战。对此,应当注意北京街头涂鸦问题的在地化特色,以更加宽容多元的治理理念看待涂鸦现象,提升治理的精准度与效果,对北京街头涂鸦的健康发展进行适度引导,营造宽松氛围。
文学
Select
文学
汉石的冲击:清代金石例研究的屈折与展开
诸雨辰
2019, 0(12): 26-36.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1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金石例研究在清代形成高潮,短短几十年间相继产生了近十部著作。清人不满《金石三例》以唐宋碑志为例的做法,他们标举汉代石刻碑志,试图从中归纳碑版文原初的义例,却不断从汉石中发现变例,诸如书孙、生人作诔、称公、私谥、书卒葬等现象,都与唐宋以来的金石例不合。对此,王芑孙试图回归韩愈、欧阳修之例,而刘宝楠等人则从维护汉石的立场出发,以文史考证和道德人伦论证汉石的合法性。汉石的冲击使清代金石例研究在学术上获得了消解文道合一观念的理论新质,是乾嘉汉学思潮的一部分。
历史
Select
历史
秦县级公田的劳动力供给与垦种运作
刘鹏
2019, 0(12): 37-49.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1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秦简所见的“公田”“官田”是不同时期秦政府所经营管理田地的称谓,后者确系由前者改称而来。派遣徒隶垦种公田除数量要满足所需外,垦田技能也是一种重要考量。这些徒隶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刑徒种类,其口粮表面上由田官供给,实质上仍可能是由其原监管部门发放。戍卒、百姓居赀赎债者等自由民被派遣垦种公田,其口粮多由田官禀给,在朔日或月初发放。里耶秦简所见禀食标准与睡虎地秦简规定有异,当是秦统一前后禀食制度变化的一种体现。在开垦荒田、种粮配置、禾稼生长、谷物收获等各个阶段,秦政府制定的指导原则和提供的制度保障都堪称科学严密,这些对公田生产的合理有效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Select
历史
政治过程与历史书写——景祐三年范仲淹被贬事件发微
杨光
2019, 0(12): 50-61.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1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今对景祐三年范仲淹被贬事件的认识源自富弼、欧阳修等人的记述,虽然反映了某些层面上的历史事实,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当时,范仲淹被贬的核心罪名之一是“自结朋党”,这一罪名体现出范仲淹被贬黜的重要原因,是宋仁宗认为其有交结要人、希合求进之嫌。但景祐事件发生后,一批支持范仲淹的中下层官员则强调其被贬的原因在于触怒了宰相,突出景祐事件中因言罪人的一面,而将“朋党”视为对范仲淹的栽赃。随着同情、称荐范仲淹的言论不断涌现,仁宗对范仲淹朋党问题关注的焦点也从其交结要人转向其他官员对范仲淹的朋附。最终,声援范仲淹的言论与朝廷惩治朋附范仲淹之人的做法,共同塑造了后世对景祐事件的认识,而仁宗当初猜疑范仲淹“朋党”的原因则长期为人们所忽略。
Select
历史
五四时期“废除考试运动”研究
纪浩鹏
2019, 0(12): 62-73.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1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五四时期,以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主要阵地,全国兴起了“废除考试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北大、北高师的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出现了彻底废止考试制度、有限废除考试制度等主张。“废除考试运动”在部分学校取得了成功,但在全国并没有得到最普遍的实施,考试制度仍然保留了下来。五四时期的废除考试运动是窥测彼时学生群体思想状态的一个窗口,也是民国初年中国教育制度由旧轨转向新轨过程中的一个侧面。
经济
Select
经济
房地产税开征预期对家庭住房需求的影响
李长生
2019, 0(12): 74-84.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1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房地产税开征预期对家庭住房需求的影响。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发现:房地产税开征预期与家庭住房需求之间呈负显著相关关系,房地产税开征预期对处于城市化率水平较高地区的家庭住房需求抑制效果较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房地产税开征预期对具有不同特征(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有/无少儿)的家庭住房需求抑制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房地产税改革应该充分考虑其对不同特征、不同城市化率水平地区的家庭住房需求产生的差异化影响。
Select
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空间可视化分析方法的计量研究
毕学进
2019, 0(12): 85-101.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1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搜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史学类CSSCI来源刊物共计4670篇经济史类论文作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计量方法,绘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史学科的热点知识图谱,对经济史研究演化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史研究经历了起步期、停滞期、繁荣期和稳定期四个阶段。研究的热点机构与核心作者群尚未出现高度聚集的状态,不同研究群体、研究机构呈现出较大的水平差异性。第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断代集中在清代、现代、近代、明代、宋代等,研究热点区域集中在江南。第三,经济史研究的内容以“农”为本,另工业史、商业史、经济制度史也是经济史的热门关注内容。第四,经济史研究视域随着时间推进而不断演变。1949-1979年,经济史研究以阶级斗争为导向;1980-1993年,经济史研究以生产力为导向;1994年至今,经济史研究则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研究导向。
社会
Select
社会
农业转移人口的空间权益区隔与再结构化研究
张红霞, 江立华
2019, 0(12): 102-110.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1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空间的持续扩张与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迁移是现代化进程中最为突出的两大图景。立足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背景,通过将农业转移人口问题置于总体性城乡空间秩序与空间再生产的体系中进行考察,分析这一群体空间区隔与权益剥夺的现状,并从空间生产的逻辑中透视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权益区隔与结构化的机理。研究发现,城乡空间分工的制度壁垒导致了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身份结构化,空间再生产的资本逻辑加剧了农业转移人口的空间区隔,城市空间扩张与规划中的权力介入强化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弱势地位。因此,要以共享城市空间为理念,以空间正义为核心,提高空间权益的开放性,增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权益。
Select
社会
拆迁安置、财产分配与血缘关系走向的实证研究——以TX社区为例
秦祥瑞, 沈毅
2019, 0(12): 111-120.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1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聚焦城市化进程中拆迁安置补偿及财产分配对于农村家庭血缘关系走向的影响。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TX拆迁安置社区为例,发现农村家庭作为生产生活单位需要重新划分财产时,具有效率取向的拆迁安置激励了个人财产观念的发展。其血缘关系矛盾主要以独子隔代型、兄弟同辈型、亲子混合型为表现形式。这本质上反映了家庭成员面对“情义”与“利益”冲突时的内在困境,财产分配实践中的平均分配原则优先于道德规范与家长权威,进而决定了父子、兄弟等直系血缘关系的走向。需立足基层社区建立“情、义、理”结合的调解机制,以降低农村家庭陷入伦理危机的风险。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办公
编委在线办公
编辑在线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