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北京社会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格式规范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4-16
贯彻十九大精神·法治建设
文学
历史
哲学
社会
民生问题·医改
全选
|
贯彻十九大精神·法治建设
Select
贯彻十九大精神·法治建设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针对香港问题实施宪法的实践——以33份规范性文件为样本
孙成
2019, 0(4): 4-17.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0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香港问题上实施宪法,因充斥着法理争议与政治争拗,始终是基本法研究领域的难点。经过梳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针对香港问题通过的规范性文件,发现在涉及"解决《中英联合声明》的批准""创设香港新宪制秩序""处理香港政改争议""行使法律解释权"和"决定特区租管地"五方面问题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至少在33份规范性文件中实施了宪法。由此可见,宪法在涉及香港问题上加以实施绝非纯粹的学理想象,而是真实存在的现实问题。当然,现有的宪法实施模式在宪法条文的选择及实施方式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这其中既有法律理念的原因,也有政治考量的因素。应看到,在基本法逐渐被香港法院"宪法化"的趋势下,提炼宪法在香港实施的原理,不仅有利于澄清宪法在香港宪制结构中的地位,而且对提升港人的国家政治认同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Select
贯彻十九大精神·法治建设
贪污罪和受贿罪法定刑并轨制的法治逻辑悖论——基于2017年公布的2097份刑事判决书的法律表达
陈俊秀
2019, 0(4): 18-29.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04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刑事立法通过刑罚尺度将犯罪配置为轻重不等的级别,既是人类公平理性的刑罚体现,也是实现刑法罪刑均衡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贪污与受贿并重惩罚"的刑事反腐策略面临理论上的正当性质疑和法治逻辑悖论,在刑事立法中法定刑的配置应逐步实现由政策模式到法理模式的转型,更多地从司法实践经验中汲取规律并与既有理论相互检验,致力于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调和。通过2017年中国司法实践中2097份贪污罪和受贿罪刑事判决书的回归分析发现,相对于受贿罪而言,法官在刑罚的裁量中倾向于对贪污罪判处更重的刑罚,具体量刑上"有索贿情节的受贿罪 > 贪污罪 > 受贿罪"。并轨制立法下并发的"同罚异害"罪刑不均衡难题,法益侵害、不法内涵、犯罪生成模式、责任程度等实质差异,决定了贪污罪和受贿罪在立法上应采分离制。
文学
Select
文学
疾病、空间与主体性——论鲁敏《奔月》的女性逃离叙事
彭超
2019, 0(4): 30-40.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0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鲁敏的新作《奔月》通过讲述都市女青年小六在意外事故中失踪的故事,进而展开女性逃离叙事。小说用"失踪病"来解释小六对庸常生活的逃离,她渴望想象的自由和主体的解放。南京、乌鹊、网络,这三重空间的打开,建构起多重面孔的小六形象。从南京到乌鹊,从乌鹊重返南京,小六的两次逃离,没有带来真正的女性解放,反而让她成为他人眼中的"疯女人"。小说对女性逃离的反思、对精神生活的探讨具有启发性。
历史
Select
历史
满汉殊途,近御治国——侍卫系统与清代中枢政治关系初探
陈章
2019, 0(4): 41-59.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0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侍卫制乃清代一项独特制度,学界有关研究相当薄弱。在前人基础上探讨清代侍卫系统之架构,考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散秩大臣的缘起、职责、来源及授予方式,并从职衔的全称入手厘清了上述职位尊卑有别之原因,重新统计了有清一代满蒙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中的侍卫比例,揭示出清代"近御治国"之政治特色,而得以管窥侍卫群体在清代中枢政治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Select
历史
“隆兴和议”后的宋金“受书仪”之争
吴淑敏
2019, 0(4): 60-70.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0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隆兴和议之后,金宋关系由"君臣之国"变为了"叔侄之国",南宋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南宋皇帝起立接受金方国书的仪式并未改变。在宋孝宗看来,"受书仪"与"叔侄之国"的关系定位不相匹配,因此在"受书仪"问题上与金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受书仪"之争也成为了孝宗朝宋金博弈的主要内容。金强宋弱的现实使得宋方在实际斗争过程中呈现出一种相对卑微的姿态。同时,南宋改变"受书仪"的努力又与国内的"恢复"之议相呼应,在宋孝宗"恢复"之心最盛、朝臣"恢复"声浪最高的时段,也是宋金在"受书仪"问题上争锋最为激烈的时期。可以说,"受书仪"之争侧面反映着南宋朝臣在"恢复"议题上主流意见的变化。
哲学
Select
哲学
康德反对基督教吗?
马彪
2019, 0(4): 71-79.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04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人们对康德的道德宗教与基督教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坚持"传统性诠释"的一方认为,康德的道德宗教是反基督教的,理由是其思想中理性的、普遍的以及纯粹道德的信仰与基督教中启示的、特殊的以及历史性的信仰方枘圆凿、格格不入;与此相对,主张"肯定性诠释"的一方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断言,基督教中的教会信仰对道德宗教中理性信仰的确立具有导引作用,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由康德对基督教典籍《圣经》的诠释来看,人们将会发现前面两种解读各有不足,道德宗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彼此冲突的,也不是相互包容的,而是一种对话关系,即尝试在以理性方式解读基督教的过程中,查勘理性神学与圣经神学、纯粹道德与历史信仰之间的张力与对话会把我们引向何处,进而为构建道德宗教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路径。
Select
哲学
真理、爱和善——奥古斯丁论说谎的绝对主义及其道德困境
陈广辉
2019, 0(4): 80-90.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0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奥古斯丁否定说谎的正义性并且明确肯定每一个说谎都是罪。以大卫·德西莫、约翰·冯·海金为代表的一些学者,都对说谎的绝对主义提出了质疑。但是,他们忽视了奥古斯丁的神学意图,而且他们的论证包含着对真理逻辑和爱的逻辑的混淆。正是在奥古斯丁对真理、爱、正义和善的神学阐释中,说谎的绝对主义呈现出难以克服的道德困境。
社会
Select
社会
中等收入者主观认同感与社会态度研究
杨灿
2019, 0(4): 91-104.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04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等收入群体作为社会的"稳定器",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的重担。利用2014年CFPS数据分析发现,主观认同感越高的中等收入者对社会问题的态度更加积极,更加认可政府工作。个体结构性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家庭经济状况都会影响中等收入者主观认同感。中等收入者主观认同感呈现向下偏移的态势。究其原因,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大多位于中等收入标准下限。相对于其他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工作、人际交往和住房贷款压力较大,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负担和金融投资风险也较高。因此,提升中等收入者主观认同感的关键在于增收、减负,使其真正享受到中等收入者应有的待遇。
Select
社会
随迁对农民工家庭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
王晶
2019, 0(4): 105-115.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04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调查数据,将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置于同一研究框架,采用PSM方法消除样本自选择问题,估计随迁对农民工家庭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同时从儿童性别、随迁模式、父母文化水平、迁入城市、迁入学校五个方面进行了随迁效应分组估计。结果显示,整体上随迁有利于儿童认知发展,但在不同条件下这种影响效应有所差异,农民工家庭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儿童的随迁决策,迁入地政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随迁儿童的接纳,保障随迁儿童享受城市公立教育的权利。
民生问题·医改
Select
民生问题·医改
基于过程的“条块化”医院管理模式
郭骁
2019, 0(4): 116-128.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90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以及配套制定的一揽子评审标准与实施细则,是目前医院管理制度的汇总与集成。因此,评审办法的利弊得失直接反映了目前医院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医院管理视角的"线性化"而非"系统化",医院管理实践的"法条化"而非"权变化",医院管理思维的"医学化"而非"管理化",以及医院管理抓手的"结果导向"而非"过程导向"。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构建基于"过程"的医院管理模式,将"过程"作为医院管理与考核的单元并明确过程所有者,由此形成"部门"和"过程"相结合的二维"矩阵型"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三元分类维度和四元设计维度可以对医疗服务("大医疗")依"过程"拆解并重新整合为若干医疗服务子类("小医疗"),形成"条块化"分类,进而分类制定差别化的管理制度、评审办法以及改革政策。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办公
编委在线办公
编辑在线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