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北京社会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格式规范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8-16
文化
文学
历史
法律
经济
全选
|
文化
Select
文化
从2020春晚看电视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度
李岭涛
2020, 0(8): 4-11.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春晚是电视媒体综合实力的年度性最高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视媒体的经营理念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从对几家电视媒体2020年春晚的情况分析入手,发现电视媒体对经济发展贡献度与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还不匹配。电视媒体应找准影响其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为中国经济发展、为现代经济体系的建立贡献应有的力量。
Select
文化
消弭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思维方式冲突之途径
张春燕
2020, 0(8): 12-19.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及汉语国际教育的不断推进,由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导致的误解、冲突也愈来愈突出,要消弭误解或冲突,关键在于理解差异。而在语言交流尚存障碍时,让具有相异甚至相反思维方式的传播者与西方文化圈受众相互理解存在很大困难,需要找到一条途径、一种方式,既能用简洁的汉语或英语表达,又能让西方文化背景的人容易理解这种差异。为解决文化传播中的这个难题,可尝试用三组原则及一对词汇来概括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互比照式的阐释,以此消减文化传播中因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导致的误会及冲突。
Select
文化
紫禁城、故宫及其英译名探究
丁大琴
2020, 0(8): 20-28.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迄今中外媒体相关故宫的报道中频频出现紫禁城、故宫和故宫博物院使用混乱的问题,主观上与撰稿人文化素养及写作态度有关,客观上也因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的历史文化关系而存在混淆的可能。鉴于这种措辞混乱状况,从历史文化源头上厘清紫禁城与故宫的同与异,调研二者现行英译名的是与非,进而基于受众意识一方面倡议继续维持紫禁城现行约定俗成之译名“the Forbidden City”,另一方面建议改故宫现行译名“the Palace Museum”“the Imperial Palace”为“Gugong”,以期尽可能地满足预期受众对适当审美距离的追求,同时实质性地提高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成效。
文学
Select
文学
“思无邪”诠释辨证八则
康石佳
2020, 0(8): 29-40.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关于其内涵的诠释,在诗本义、孔子之意及后世人理解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文章经过辨析认为,《駉》实为不能确定年代作者的马祭颂诗,汉宋至今以“正”“诚”为主流的三条诠释路径与“思无邪”本义呈现疏离状态;“思无邪”和“温柔敦厚”虽共为诗教,两者的诠释却无共通之处,“思无邪”与“郑声淫”本非同一层面的问题;而以“思无邪”为诠释对象的教化观念,与孔子思想中的政治、诗旨、礼乐部分都息息相关,不应偏废。“思无邪”本义经由儒学、诗学诠释发生了丰富的语义流变,构成了深厚的文史内涵。厘清“思无邪”诠释的历史脉络与诸多问题,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孔子的思想和精神。
Select
文学
陶诗“阮公”辨析——兼论《咏贫士七首》的写作时间
贺伟
2020, 0(8): 41-50.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陶渊明写有《咏贫士七首》,第五首涉及袁安、阮公两位人物,“阮公”是谁?宋代已难得其详,今人亦多曰“不详”“不知”。“阮籍”“阮裕”“阮修”是可能人选,然均与陶诗不尽相符。经论证,此处“阮公”实为《宋书·良吏传》中的“阮长之”。元嘉二年(425)八月至元嘉三年(426)正月,时为江州刺史的王弘征辟阮长之为车骑从事中郎,后者于元嘉三年芒种前一日辞去武昌太守,将即将到手的一年俸禄留给后任,这便是“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所用之事典。“阮公”身份的确定,不仅使《咏贫士》组诗的系年问题得以解决,还为具体篇目的阐释提供了相应的历史语境,有助于深化对陶渊明其人其文的理解。
Select
文学
从“送穷”到“留穷”——论韩愈《送穷文》与送穷类杂文拟作的流变
张炳文
2020, 0(8): 51-63.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韩愈《送穷文》是比较独特的“杂文”体,其主题与行文体式有密切关系。虽然文本卒章显出“固穷”之意,但行文过程中所表达的摆脱穷困的愿望和送穷不得的嗟怨,也是其内在义旨。韩愈《送穷文》出于扬雄《逐贫赋》,行文亦庄亦谐,在“送穷”与“留穷”之间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张力。后世此类题材拟作题旨流变,宋人拟作转以“留穷”为题,表达安贫乐道的思想,但文学意蕴相对不足。从思想史来看,宋代此类题材的文章书写,由俳谐杂文的世俗嗟怨回归“君子固穷”的雅正主题,反映了书写主体在身份处境及时代思想等方面的变化。
Select
文学
唐代“凌波”“生尘”步态形塑及其诗画互文
戴一菲
2020, 0(8): 64-74.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顾本《洛神赋图卷》将“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文字表述转译为女性优美步态图像化呈现,同时展现了洛神由水上移到陆地的态势。唐代出行图中女性形象描绘当承接了顾画女性步态特征,完成了从神女到人女的转变。唐代诗人从对表现主体选择和对“尘”的审美体认两方面对“凌波”“生尘”步态描绘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并与唐代出行图中的女性步态“互文”。“凌波”“生尘”对女性美的艺术表现,跨越了不同艺术品类,与社会风尚和时代审美趣味密切关联。
历史
Select
历史
跨界合作下的改良实践与困境——以清末京城戏曲改良中的报人和艺人为中心
韩晓莉
2020, 0(8): 75-87.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清末社会变革风潮下,知识分子发起了以启蒙社会为目的的戏曲改良运动。维新派知识分子出身的京城报人对戏曲改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以提升社会地位相号召,争取艺人的支持响应,推动京城戏曲改良运动的开展。在围绕戏曲改良的合作中,报人和艺人既有共识也存在分歧,他们对改良的认识和态度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着改变,使京城戏曲改良呈现出由启蒙到生意的转向,并最终走向沉寂。清末京城戏曲改良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文化的改造运动,也展现了变革风潮下不同人群的应对和调适,折射出基层社会“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复杂时代相。
Select
历史
士族的优生时代:试论潘光旦的“六朝观”
陈鹏
2020, 0(8): 88-97.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潘光旦的著作经常论及六朝时代,甚至整理了六朝数百家士族的谱系。作为优生学家、社会学家,潘光旦关注六朝,与其优生学研究关系密切。他整理六朝士族谱系,旨在以优生学视角来考察望族兴衰和人才生产。在潘光旦看来,六朝时代的门第婚姻和选举制度等现象呈现出的流品观念,与近代优生学的主张存在契合之处。潘光旦的“六朝观”,展现出他会通“中西古今”、打破学科壁垒的治学理路。他的研究方法,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其基于优生学的观点,则有纠正的必要。
法律
Select
法律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程序利益的合理分配——以诉讼保全责任保险费用的负担为切入点
陈欢欢
2020, 0(8): 98-108.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现行立法对于诉讼费用的界定仅限于调整当事人和法院之间的关系,而将当事人之间的费用关系调整排除在外。因此,目前诉讼保全责任保险费用不属于中国的法定诉讼费用,其负担不能简单遵循法定诉讼费用的“败诉者”承担规则。诉讼保全责任保险费用的负担应当在当事人程序利益合理分配的前提下,以保障当事人诉权作为出发点,结合民事诉讼平等原则,贯彻私法自治理念进行重新构建,在无合同明确约定的前提下,遵循以“谁主张,谁负担”的原则进行裁判,从而保障未来诉讼保全责任保险作为保全担保方式之一的有序、良好发展。
Select
法律
论公共健康视野下《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
魏德红
2020, 0(8): 109-117.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重新审视以保护野生动物、保障公共健康为宗旨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认为其尚存在一定缺陷:立法目标单一,缺乏公共健康理念;界定是否为野生动物仅依靠名录;人工繁育种群分类缺失;对疫源疫病重监测轻防控。建议《野生动物保护法》做如下修改:将公共健康目标融入法律条文;依据生存状态来界定是否为野生动物;将人工繁育种群视为野生动物,分为濒危型、保种型、科研型、公益型、经济型五种类型,分类规范与保护;肯定已有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的法律地位,并赋予其检疫检验职能。
经济
Select
经济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挤出职工工资的差异研究
张鹏飞
2020, 0(8): 118-128.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减税降费背景下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变动与职工收入息息相关。采用2010-2017年1533家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对职工工资挤出效应的区域、产业、行业和企业规模差异性。研究发现,从区域、产业、行业以及企业规模各层面而言,社会保险缴费均对职工工资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在区域层面,不发达地区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挤出职工工资的程度要大于发达地区;在产业层面,第一产业所属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挤出职工工资的程度要小于第二、三产业;在行业层面,制造业所属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挤出职工工资的程度要大于非制造业;在企业规模层面,大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挤出职工工资的程度要大于中小企业。通过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这对于如何制定更加切实有效、更加灵活的社会保险降费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办公
编委在线办公
编辑在线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