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北京社会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格式规范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8-10-16
专稿
法律
文化
文学
历史
教育
经济
社会
全选
|
专稿
Select
专稿
看得见的风景与看不见的城市
陈平原
2018, 0(10): 4-16.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近30年的城市建设,争建第一高楼或标志性建筑,极力凸显看得见的风景,忽略城市基本功能的状况值得深思。事实上,不显眼的生活设施正是城市的经脉所在,舒适度远比视觉形象重要。城市建设应更多考虑市民需求,把适合居住以及本地民众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还应注重城市文化,其中文学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博物馆和书店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重视从内在视角出发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一些中小城市在城市改造方面的某些实验性方案具有启示意义。
法律
Select
法律
中国老年意定监护实施的几个问题
刘金霞
2018, 0(10): 17-25.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意定监护作为民法成年保护制度,在中国施行的时间不长。实务中,意定监护的利用者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数量并不多。意定监护与法定监护、赡养、扶养、遗赠扶养协议在老年人权益保护中的价值定位各有侧重,不能混淆。中国现行法律关于意定监护的规定过于简单概括,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应增加可操作性细则、建立适当的意定监护监督机制、明确委托人行为能力认定的程序、建立行为能力认定医院及医师名录、制定社会监护人从业资质与标准、建立统一登记制度等。
文化
Select
文化
论民间艺术“雅化”转向及其文化逻辑
张娜
2018, 0(10): 26-33.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民间艺术是在农耕社会语境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俗”艺术,随着生存土壤的消失,逐渐变成“遗产”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目前关于民间艺术保护的途径都存在一定缺陷,难以真正保证其传承发展。为激活其生命力,许多民间艺人纷纷转向审美“雅化”,对民间艺术进行艺术创新,使之进入现代艺术体制。事实证明,审美“雅化”可以成为民间艺术现代重生的重要手段。但是,“雅化”既是一种艺术性提升的追求,更是一种被迫选择。此转向逻辑背后实则蕴含着传统美学话语对民间艺术的偏见,反映出民间艺术的深层美学困境,即因缺乏民艺美学话语权导致在艺术市场的被边缘化,不得不以精英艺术的标准自我规训。因此,为避免“雅化”的畸形化,促进民间艺术自由健康发展,需要通过构建民间艺术审美话语营造良好的民艺美学生态。
文学
Select
文学
从社会弃老到众生厌世:“姨捨”母题的现代流变——解读井上靖的小说《姨捨》
刘素桂
2018, 0(10): 34-47.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井上靖的短篇小说《姨捨》多被解读为描写以家人“出家遁世之志”为主题、带有私小说性质的自传体小说。然而,剖析小说发表的时代背景就会发现,小说假借传统弃老传说“姨捨”这一文学母题范式,以“我的家人”为例,深刻揭示了战后初期日本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人们思想和情感深处彷徨无助的精神面貌。由此可以认为:“姨捨”俨然已成为当时人们孤独感、被抛弃感的代名词;“厌世”则是在那样的社会现实中人们的无奈和挣扎,一种积极寻求自我的个体表达。
Select
文学
《儿世说》考论
安忆涵
2018, 0(10): 48-56.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儿世说》是明代赵瑜所作的一部“世说体”小说,专记汉末至明初的儿童故事。该书作者赵瑜与《国朝耆献类徵初编》所收赵瑜非为一人。《儿世说》现存顺治三年宛委山堂刻《说郛续》本,但此本舛误颇多。在材料来源上,《世说新语》为《儿世说》所参考,而《何氏语林》不能确定为《儿世说》的来源。作者对材料的剪裁主要有三种方式,即截录原文、大体照录和摘录精华。相比于《世说新语》的儿童形象,《儿世说》在儿童年龄跨度、儿童类型和对儿童所持态度上都显示出不同特点。
历史
Select
历史
清代漕粮入京监督机制——以大通桥监督为对象的历史考察
郑民德
2018, 0(10): 57-65.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漕粮,为清代之“天庾正供”,对于满足皇室需求、官员俸禄、军队供给、粮价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是维持京城稳定的基础与保障。江南漕粮入京,需经过大通桥监督的检验与核查,只有质量合格的漕粮才能进入京仓,完成漕运的最后一道程序。清代大通桥监督的设置具有自身特点,即满汉双轨制,相互制约与平衡,体现了统治者以满制汉的策略,同时大通桥监督管理与功能的发挥,与清代漕运制度变迁及政策调整密不可分,充分体现了“漕运为专制国家之大政”的特征。
Select
历史
十八世纪清宫通草花制作考
张学渝
2018, 0(10): 66-75.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草花是以通脱木精髓为原料制成的高仿真手工人造花,其制作技艺在手工技艺中占有独特地位。通过梳理清宫造办处相关档案,分析清代宫廷技艺最繁盛的18世纪通草花的制作单位、制作者、方式、种类、用途和兴衰原因等,认为以清宫造办处花儿作为核心的作坊制作了种类繁多的通草花(包括通草戴花、娃娃、瓶花、供花、果子、盆景等),这些通草花用于宫廷年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或万寿节)陈设、日常陈设和日常佩戴。由于雍正皇帝和孝贤纯皇后的倡导以及乾隆皇帝兴趣的转移,18世纪清宫通草花制作呈现“雍兴乾衰”阶梯式下降趋势。
教育
Select
教育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认知评价视角
刘新民, 俞会新
2018, 0(10): 76-88.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学校日益关注科研绩效,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青年教师的科研压力。基于认知评价理论考察压力认知对青年教师科研动机和绩效的影响,具体从科研压力信息性认知和控制性认知入手,并引入自主动机与探索性创新难度分别作为中介与调节变量,探究压力认知差异对科研绩效的影响机理。通过对588个有效样本的研究发现:压力信息性认知对青年教师科研绩效有促进作用,而控制性认知对青年教师科研绩效有抑制作用;自主动机在两种认知对科研绩效影响中均起到中介作用;探索性创新难度通过调节压力认知对自主动机产生作用,进而影响科研绩效。研究为高校科研绩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启示。
Select
教育
高等教育促进代际流动的作用——基于“读书无用论”现象的思考
乐志强
2018, 0(10): 89-99.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读书无用论”现象,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2008年数据库,构建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从高等教育层次、质量和专业类别三个维度分析高等教育促进代际流动的作用。研究发现: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比未接受高等教育对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更大,就读理工农医类专业比就读人文社科类专业对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更大,但就读央属高校或非央属高校对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不同家庭背景的子代接受不同层次、质量或专业类别的高等教育在代际向上流动机会上没有显著差异。接受高等教育对农村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比对城镇更大,且这种比较优势在大专阶段更为突出。就读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城镇子代实现代际向上流动的机会比农村子代更多。
Select
教育
中高职衔接模式下学生发展差异研究——基于北京市试点的实证分析
刘云波
2018, 0(10): 100-108.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北京市从2012年开始实行“3+2”中高职衔接试点改革。对首批参与试点项目的8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调研,并以来自普通高中的普通学生作为参照组,测量“3+2”试点学生在学生发展方面的差异。实证分析发现,试点学生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占有优势;在学业表现方面,二者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就业期望方面,试点学生明显弱于普通学生,对未来学习深造的预期也较低;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在控制了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和入学基础的条件下,二者在综合能力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试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显著低于普通学生。可见,试点改革仍有待完善。
经济
Select
经济
宅基地征收中“钉子户”与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孙秋鹏
2018, 0(10): 109-118.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宅基地征收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少部分“钉子户”通过拖延或阻止地方政府征收获得更高的补偿价格。强势的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地阻吓“钉子户”的抵制行为。当地方政府不能够区分“钉子户”和“非钉子户”时,“钉子户”的抵制行为能够提高“非钉子户”获得的补偿价格;反之,则不存在“钉子户”为“非钉子户”提供的外部正效应,而地方政府会因此征收更多数量的宅基地,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农户的整体收益会减少。
社会
Select
社会
社会企业如何兼顾公益与商业——基于制度逻辑的分析
武静
2018, 0(10): 119-128.
https://doi.org/10.13262/j.bjsshkxy.bjshkx.18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企业在进行商业运作的同时还担负着改善社会问题的使命,如何兼顾两者值得探讨。在制度逻辑分析框架下,以上海市L机构为案例,分析发现社会企业中存在两种并行的制度逻辑——市场逻辑和公益逻辑,这两种制度逻辑的互动与冲突导致社会企业目标难以兼顾。通过组织层次系统分化,以及积累社会资本、转化服务产品、整合社区资源等治理机制优化,L机构实现了多元制度逻辑的兼容与整合,有效应对了复杂的制度环境。因此,政府需要营造稳定的政策环境,社会企业也应该更加关注能力建设,以提高环境适应性。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办公
编委在线办公
编辑在线办公